欢迎光临北京俊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1355237384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百科资讯

清理调节池费用_清理调节池费用多少

时间:2025-04-13 16:00:11 作者:清理调节池费用_清理调节池费用多少 点击:

1.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施工方案详解
2.污水处理A/O工艺和A2O工艺的特点与区别
3.医疗废水处理技术规范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施工方案详解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施工方案详解

       一、工程概况

       生活污水中含有CODcr、BOD5、油脂、SS等主要污染物。直接排放这些污染物将严重污染环境。本方案旨在确保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并使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中的一级A标准,以保护环境。

       二、设计依据

       设计遵循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包括《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及检验方法》CJ/T-、《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处理主要排放标准》GB-、《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等。

       三、设计范围

       本方案包括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从进水到出水的工艺、结构、电气与自控设计,不包括土建工程、处理站外输送管道、装饰工程、暖通和消防等。厂家将提供土建基础设计资料。污水处理站设计分为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两部分。

       四、设计原则

       1. 遵守相关法规、排放标准和设计规范。

       2. 采用成熟、经济、稳定的处理工艺。

       3. 重视环境保护,防止二次污染。

       4. 提高自动化管理水平。

       5. 系统设计应灵活、可调节。

       6. 采用污泥前置回流硝化工艺,减少污泥产量。

       7. 合理利用空间和场地,优化设计布局。

       8. 确保地下室通风,避免二次污染。

       9. 出水水质达到一级标准。

       五、水质、水量设计

       设计处理量为3 m3/h的生活污水,采用一套相同处理量的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系统设备。水质依照常规生活污水标准。

       六、工艺流程及说明

       采用二级生物处理+絮凝沉淀过滤工艺,去除水中主要污染物质,确保出水水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集成厌氧水解酸化、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沉淀池、杀菌消毒等功能。

       七、工艺结构说明

       1. 固定格栅:防止大颗粒物堵塞设备。

       2. 调节池:调节水量、水质。

       3. 水解酸化池:促进有机物分解。

       4. 接触氧化池:高效降解有机物。

       5. 斜管沉淀池:去除生物膜脱落物。

       6. 消毒池:杀死有害细菌。

       7. 污泥池:好氧消化,减少污泥量。

       8. 风机:提供氧气。

       9. 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杀菌。

       . 自动化控制:PLC控制,自动化运行。

       八、场地布置

       场地布置灵活,主体设备室内设置,便于维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建设调节池、污泥池、消毒池和清水池。

       九、人员编制和运行管理

       设备由专人管理,日常维护简单,主要通过自动控制系统操作。

       十、运行成本

       运行成本包括电费、药剂费用、污泥清理费用等,每吨污水处理成本约0.元。

       十一、设备性能检验和试验

       确保设备运行无震动、无杂声,电机电流正常,填料密度、重量、曝气器质量符合要求,电控柜满足设计标准。

污水处理A/O工艺和A2O工艺的特点与区别

       AO工艺,即厌氧好氧工艺,由A(Anaerobic)段和O(Oxic)段组成。A段负责脱氮除磷,O段则用于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此工艺的特点在于,它不仅能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还具备一定的脱氮除磷功能,通过将厌氧水解技术作为活性污泥的预处理,改进了传统活性污泥法。在A段,溶解氧DO控制在0.2mg/L以下;在O段,DO浓度为2~4mg/L,COD最终分解为小分子有机物。AO法脱氮工艺具有以下特点和优点:

       系统简单,运行费用低,占地小,无需额外投加碳源,节省了成本。反硝化作用在前,硝化作用在后,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效果显著。曝气池设置在后端,能进一步去除有机物,提高处理水的水质。A段搅拌仅用于使污泥悬浮,避免增加溶解氧。A/O法脱氮工艺的优点还包括系统简单、运行费用低、可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减轻好氧池的负荷、补偿硝化过程消耗的碱度等。

       然而,A/O法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独立的污泥回流系统,难以培养特定功能的污泥,难以高效降解难降解物质,且反硝化反应的充分程度可能受限制,脱氮效率难以达到%。影响A/O法运行效果的因素包括水力停留时间、污泥浓度、污泥龄、N/MLSS负荷率以及进水总氮浓度。

       在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上,根据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不同规模的污水处理设施应采用不同的技术。例如,大中型设施推荐采用AO工艺或A/AO工艺,小型设施则可选用氧化沟法、SBR法、水解好氧法、AB法或生物滤池法等技术。对于氮、磷有控制要求的地区,应采用具备较强除磷脱氮功能的二级强化处理工艺。

       AO工艺将前段缺氧段和后段好氧段串联,通过控制不同的DO浓度,实现有机物的降解和氮的去除。在缺氧段,异养菌将有机物水解为有机酸,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在好氧段,自养菌将氨转化为硝酸盐,通过循环利用,实现污水无害化处理。

       AO工艺流程包括污水的预处理、生物脱氮、固液分离和消毒等多个步骤,通过一系列优化设计,如格栅井、调节池、沉淀池、A级和O级生物处理池、消毒池和污泥池等,确保处理过程高效、稳定。

       A/O工艺具有较高的效率,能有效去除COD、BOD5等污染物,且流程简单,投资省,操作费用低。该工艺在污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容积负荷和较强的负荷冲击能力,同时具有较好的脱氮效果和较低的运行成本。在实际应用中,A/O工艺结合多年的经验总结,已成功应用于各种污水处理场景,特别是焦化废水脱氮处理。

       综上所述,AO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易于管理的污水处理技术,通过合理设计和优化,能有效解决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等污染物的处理问题,满足环保要求,实现污水处理的资源化和无害化目标。

医疗废水处理技术规范

       目前各大医院并没有对具有严重危害性的医疗废水进行合理处置,忽略了废水中病毒传染可能导致的水污染恶性事件,因此医疗废水处理非常重要。那么医疗废水处理技术规范有哪些呢?接下来倍领安全网来为大家讲解下吧。

       第1章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防止医院排放污水对环境的污染,规范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管理,促进医院污水处理达标排放,配合国家推进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即将颁布的《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实施,编制本技术指南。

       指南根据医院性质、规模和污水排放去向,并兼顾各地情况,进行分类指导。为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供技术支持,供卫生、环保、建设等有关部门参考。

       1.2 适用范围

       1.2.1 本指南适用于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和专科医院(传染病医院(包括结核病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肿瘤医院、口腔医院、妇产科医院和精神病医院等等)各类医院污水的处理。疗养院、康复医院等其它医疗机构和兽医院的污水处理工程可参照执行。

       1.2.2 本指南内容包括医院污水的收集、工艺选择、竣工验收、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职业卫生和劳动卫生等方面。

       1.2.3 本指南适用于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管理。

       1.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五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根据年5月日第八届全国人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年7月日国务院批准 年7月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号发布)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 第号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 JGJ-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 -(年版)

       《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 CECS:

       GB-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正在制定的《医院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当上述标准和文件被修订时,使用其最新版本。

       1.4 术语和定义

       1.4.1 医院性质分类

       本指南中将各类医院按性质分为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两类,与卫生系统对医院及医疗机构的划分方法有差别。指南所指传染病医院指传染性疾病专科医院和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院。指南所指综合医院为不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院和各类非传染性疾病的专科医院。

       1.4.2 医院污水

       指医院产生的含有病原体、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酸、碱以及放射性等的污水。

       1.4.3 污泥

       指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化粪池污泥。

       1.4.4 废气

       指医院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

       1.5 医院污水的来源及危害

       1.5.1 医院各部门的功能、设施和人员组成情况不同,产生污水的主要部门和设施有:诊疗室、化验室、病房、洗衣房、X光照像洗印、动物房、同位素治疗诊断、手术室等排水;医院行政管理和医务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食堂、单身宿舍、家属宿舍排水。不同部门科室产生的污水成分和水量各不相同,如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放射性废水等。而且不同性质医院产生的污水也有很大不同。医院污水较一般生活污水排放情况复杂。

       医院污水来源及成分复杂,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有害的物理化学污染物和放射性污染等,具有空间污染、急性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等特征,不经有效处理会成为一条疫病扩散的重要途径和严重污染环境。

       1.5.2 医院污水受到粪便、传染性细菌和病毒等病原性微生物污染,具有传染性,可以诱发疾病或造成伤害。

       1.5.3 医院污水中含有酸、碱、悬浮固体、BOD、COD和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

       1.5.4 牙科治疗、洗印和化验等过程产生污水含有重金属、消毒剂、有机溶剂等,部分具有致癌、致畸或致突变性,危害人体健康并对环境有长远影响。

       1.5.5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放射性污水。放射性同位素在衰变过程中产生a-、β-和γ-放射性,在人体内积累而危害人体健康。

       1.6 医院污水处理原则

       1.6.1 全过程控制原则。对医院污水产生、处理、排放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1.6.2 减量化原则。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在污水和污物发生源处进行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内生活污水与病区污水分别收集,即源头控制、清污分流。严禁将医院的污水和污物随意弃置排入下水道。

       1.6.3 就地处理原则。为防止医院污水输送过程中的污染与危害,在医院必须就地处理。

       1.6.4 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医院性质、规模、污水排放去向和地区差异对医院污水处理进行分类指导。

       1.6.5 达标与风险控制相结合原则。全面考虑综合性医院和传染病医院污水达标排放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风险控制意识,从工艺技术、工程建设和监督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1.6.6 生态安全原则。有效去除污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处理过程中消毒副产物产生和控制出水中过高余氯,保护生态环境安全。

       第2章 医院污水水质、水量及排放标准

       2.1 医院污水的收集

       2.1.1 医院病区与非病区污水应分流,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污水和污物,不得将医院产生污物随意弃置排入污水系统。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医院,在设计时应将可能受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与其他污水分开,现有医院应尽可能将受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与其他污水分别收集。

       2.1.2 传染病医院(含带传染病房综合医院)应设专用化粪池。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传染性污染物,如含粪便等排泄物,必须按我国卫生防疫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后的粪便等排泄物应单独处置或排入专用化粪池,其上清液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不设化粪池的医院应将经过消毒的排泄物按医疗废物处理。

       2.1.3 医院的各种特殊排水,如含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等应单独收集,分别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2.1.4 同位素治疗和诊断产生的放射性废水,必须单独收集处理。

       2.2 医院污水排放量

       2.2.1 医院污水排放量

       1、新建医院

       新建医院污水排放量应根据《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建质[]4号进行取值设计,做到清污分流,节约用水。

       2、现有医院

       1)污水排放量根据实测数据确定

       2)无实测数据时可参考下列数据计算

       (1) 设备齐全的大型医院或床以上医院:平均日污水量为~L/床.d,kd=2.0~2.2,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2) 一般设备的中型医院或~床医院:平均污水量为~L/床.d,kd=2.2~2.5,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3) 小型医院(床以下):平均污水量为~L/床.d,kd=2.5,kd为污水日变化系数。

       2.2.2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规模分类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规模以床位数分为、、、、、、、、、、及以上等。

       2.3 医院污水水质

       2.3.1 新建医院

       每张病床污染物的排污量可按下列数值选用:

       BOD5:-g/床.d,CODcr:~g/床.d,悬浮物:~g/床.d;

       根据每张病床污染物的排出量和2.2.1中水量计算新建医院的设计水质。

       2.3.2 现有医院

       1) 污水水质应以实测数据为准;

       2) 在无实测资料时可参考。

       2.4 医院污水排放标准

       2.4.1 现有标准

       现在执行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将医院污水按其受纳水体不同的使用功能等规定了相应的粪大肠杆菌群数和余氯标准,对COD、SS等理化指标无特别要求,只需达到要求相对较低的其他排污单位标准,且只给出余氯下限而无上限。

       根据现行标准,现有医院污水处理工艺级别低,主要存在(1) 悬浮物浓度高,影响消毒效果;(2)水质波动大,消毒剂投加量难以控制;(3) 消毒副产物产生量大,影响生态环境的安全;(4)余氯标准无上限,过多余氯危害生态安全等问题。

       2.4.2 新标准

       为了加强对医院污水污物的控制和实施新的环境标准体系,国家已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编制《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1、新标准对医院产生的污水、废气和污泥进行了全面控制,在强调对含病原体污水的消毒效果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安全。

       2、在生物指标上,新标准对排入下水道与排入水体的医院污水提出不同要求。新标准严格区分医院性质,同时根据污水去向分为两个等级,并在原有标准基础上提出严格的控制各级指标。

       3、新标准考虑了消毒效果和生态安全性问题,针对不同性质医院及污水去向对消毒时间和余氯量均作了明确规定,严格了余氯标准的上限。

       4、在理化指标方面,对排入地表水体的医院污水和传染病医院污水的COD、BOD5、SS、动植物油、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指标都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以增强污水处理系统的抗风险性。考虑氨氮也消耗消毒剂,对氨氮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第3章、医院污水处理工艺

       3.1 工艺选择原则

       根据医院的规模、性质和处理污水排放去向,进行工艺选择。根据1.4.1中医院分类,分为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医院污水处理后排放去向分为排入自然水体和通过市政下水道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两类。 医院污水处理所用工艺必须确保处理出水达标,主要采用的三种工艺有: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简易生化处理。

       工艺选择原则为:

       3.1.1 传染病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并需进行预消毒处理。

       3.1.2 处理出水排入自然水体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必须采用二级处理。

       3.1.3 处理出水排入城市下水道(下游设有二级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推荐采用二级处理,对采用一级处理工艺的必须加强处理效果。

       3.1.4 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小型综合医院,条件不具备时可采用简易生化处理作为过渡处理措施,之后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3.2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工艺

       对于处理出水最终进入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应加强其处理效果,提高SS的去除率,减少消毒剂用量。加强一级处理效果宜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以加强去除效果和采用一级强化处理技术。

       3.2.1 工艺流程

       1、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加强处理效果的改造

       改造应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处理设施,对现有医院中应用较多的化粪池、接触池在结构或运行方式上进行改造,必要时增设部分设施,尽可能地提高处理效果,以达到医院污水处理的排放标准。

       2、一级强化处理

       对于综合医院(不带传染病房)污水处理可采用“预处理→一级强化处理→消毒”的工艺。通过混凝沉淀(过滤)去除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提高消毒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从而避免消毒剂用量过大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

       医院污水经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混凝沉淀池进行混凝沉淀,沉淀池出水进入接触池进行消毒,接触池出水达标排放。

       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接触池的污泥及栅渣等污水处理站内产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运。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3.2.2 工艺特点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强化处理可以提高处理效果,可将携带病毒、病菌的颗粒物去除,提高后续深化消毒的效果并降低消毒剂的用量。其中对现有一级处理工艺进行改造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减少投资费用。

       3.2.3 适用范围

       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强化处理适用于处理出水最终进入二级处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综合医院。

       3.3 二级处理工艺

       3.3.1 工艺流程说明

       二级处理工艺流程为“调节池→生物氧化→接触消毒”。医院污水通过化粪池进入调节池。调节池前部设置自动格栅。调节池内设提升水泵,污水经提升后进入好氧池进行生物处理,好氧池出水进入接触池消毒,出水达标排放。

       调节池、生化处理池、接触池的污泥及栅渣等污水处理站内产生的垃圾集中消毒外运焚烧。消毒可采用巴氏蒸汽消毒或投加石灰等方式。

       传染病医院的污水和粪便宜分别收集。生活污水直接进入预消毒池进行消毒处理后进入调节池,病人的粪便应先独立消毒后,通过下水道进入化粪池或单独处理(如虚线所示)。各构筑物须在密闭的环境中运行,通过统一的通风系统进行换气,废气通过消毒后排放,消毒可采用紫外线消毒系统。

       3.3.2 工艺特点

       好氧生化处理单元去除CODcr、BOD5等有机污染物,好氧生化处理可选择接触氧化、活性污泥和高效好氧处理工艺,如膜生物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采用具有过滤功能的高效好氧处理工艺,可以降低悬浮物浓度,有利于后续消毒。

       3.3.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传染病医院(包括带传染病房的综合医院)和排入自然水体的综合医院污水处理。

       3.4 简易生化处理工艺

       3.4.1 工艺流程

       简易生化处理工艺的流程为“沼气净化池→消毒”。沼气净化池分为固液分离区、厌氧滤池和沉淀过滤区。三区的主要功能分别为去除悬浮固体,吸附胶体和溶解性物质,进一步去除和降解有机污染物,最后通过沉淀和过滤单元去除剩余悬浮物和降解有机污染物,保证出水质量。所产生沼气根据气量大小作不同的处理,当1m3污泥制取沼气达m3以上时,收集利用;当1m3污泥制取沼气不足m3时,收集燃烧处理。

       3.4.2 工艺特点

       沼气净化池利用厌氧消化原理进行固体有机物降解。沼气净化池的处理效率优于腐化池和沼气池,造价低、动力消耗低,管理简单。

       3.4.3 适用范围

       作为对于边远山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污水处理的过渡措施,逐步实现二级处理或加强处理效果的一级处理。

       第4章 医院污水处理系统

       医院污水处理主要包括污水的预处理、物化或生化处理和消毒三部分。为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二次污染,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和废气也要进行处理。

       4.1 预处理

       医院污水进行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物,调节水质水量和合理消纳粪便,利于后续处理。

       4.1.1 化粪池

       用于医院污水处理的化粪池主要有普通化粪池和沼气净化池。

       普通化粪池和沼气净化池的原理是通过沉淀的作用先将有机固体污染物截留,然后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降解。沼气净化池处理效率优于普通化粪池。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医疗废水处理技术规范的知识,希望可以对感兴趣的您有帮助,倍领安全网关于医疗废水处理等这方面的常识正在更新当中,如果您有兴趣,可以持续关注哦。


施工案例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服务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13552373845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