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洗车三级沉淀池标准
3.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顺序
4.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简介
5.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设计
平流式沉淀池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
平流式沉淀池的原理,平流式沉淀池表面形状一般为长方形,水流在进水区经过消能和整流进入沉淀区后,缓慢水平流动,水中可沉悬浮物逐渐沉向池底,沉淀区出水溢过堰口,通过出水槽排出池外。其基本要求如下:(1)平流式沉淀池的长度多为-m,池宽多为5-m,沉淀区有效水深一般不超过3m,多为2.5-3m。为保证水流在池内的均匀分布,一般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为8-。
(2)采用机械刮泥时,在沉淀池的进水端设有污泥斗,池底的纵向污泥斗坡度不能小于0.,一般为0.-0..刮泥机的行进速度不能大于1.2m/min,一般为0.6-0.8m/min。
(3)水平流速是只水流在池内流动的速度,平流式沉淀池作为初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7mm/s,表面负荷为1-3m3/(m2*h);作为二沉池时,最大水平流速为5mm/s。
(4)入口要有整流措施,常用的入流方式有溢流堰-穿孔整流墙(板)式、底孔入流-挡板组合式、淹没孔入流-挡板组合式和淹没孔入流-穿孔整流墙(板)组合式等四种。使用穿孔整流墙时整流墙上的开孔总面积为过水断面的6%-%,孔口处流速为0.-0.2m/s,孔口应当作为渐扩形状。
(5)在进出口处均应设置挡板,高出水面0.1-0.m。进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不应小于0.m,一般为0.5-1m;出口出挡板淹没深度一般为0.3-0.4m。进口处挡板距进水口0.5-1.0m,出口出挡板距出水堰板0.-0.5m。
(6)平流式沉淀池容积较小时,可使用穿孔管排泥。穿孔管大多布置在集泥斗内,也可布置在水平池底上。沉淀池采用多斗排泥时,泥斗平面呈方形或近似方形的矩形,排数一般不能超过两排。大型平流式沉淀池一般都设置刮泥机,将池底污泥从出水端刮向进水端的污泥斗,同时将浮渣刮向出水端的集渣槽。
(7)平流式沉淀池非机械排泥时缓冲层高度为0.5m,使用机械排泥时缓冲层上缘应高出刮泥板0.3m。
洗车三级沉淀池标准
洗车三级沉淀池标准要求浆砌强度达到要求,坡度严格控制,不允许出现反坡现象。一般来说,尺寸应要长度不小于8米,宽度不小于6米。
以下是关于三级沉淀池的相关介绍:
1. 沉淀池是利用水流中悬浮颗粒向下沉淀速度大于水流向上流动速度、或向下沉淀时间小于水流流出沉淀池的时间时能与水流分离的原理实现水的净化。
2. 施工要求是使用挖机平整场地,确保场内无杂物。使用全站仪测量放样出沉淀池的准确位置。使用挖掘机开挖沉淀池,开挖深度为2.4m,长9.5m,宽4.8m。
3. 三级沉淀池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一级是物理处理,一般是用格栅除渣,或者是用沉淀池或者沉砂池。二级是生化处理工艺,除油。三级属于深度处理,专门针对某一种或某一类物质。比较广泛的三级处理是针对氮磷的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具体的洗车三级沉淀池标准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污水处理厂工程施工顺序
1、现代污水处理技术,按处理程度划分,可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处理。 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物理处理法大部分只能完成一级处理的要求。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一级处理属于二级处理的预处理。
2、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
3、三级处理,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主要方法有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率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分析法等。
4、二沉池的污泥一部分回流至初次沉淀池或者生物处理设备,一部分进入污泥浓缩池,之后进入污泥消化池,经过脱水和干燥设备后,污泥被最后利用。
竖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简介
竖流式沉淀池,又名立式沉淀池,是一种废水在竖向流动中进行沉淀处理的装置。池体形状常见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中央进水管自上而下流入,流速需保持在mm/s以下,以确保水流均匀分布,通常生活污水的流速范围为0.5-0.7mm/s,沉淀时间一般设定在1-1.5小时。在此过程中,悬浮物逐渐沉降到池底锥形沉泥斗中,而澄清水则通过周边溢流堰排出,浮渣则由挡板和浮渣槽拦截,以保持出水水质的洁净。
竖流式沉淀池的一大优点是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排泥操作简便,只需依靠静水压力通过大直径排泥管定期清理泥渣。然而,这种设计的缺点也很明显,池体深度较大,施工难度较高,且整体造价成本较高。竖流式沉淀池通常应用于处理日处理水量小于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其原理是利用水流上升方向与颗粒沉淀方向相反,通过拦截上升的颗粒,提升沉淀效率,相比平流式沉淀池,其性能更为优越。
混凝反应池和沉淀池设计
混凝剂投加方法选择湿法投加,适用于各种形式的混凝剂,便于调节。使用重力投配装置,操作简便,混凝剂在溶药箱中溶解后直接导入管道。
平流式隔板反应槽因不受场地限制,被选作混凝反应池。该池具有优良的反应效果,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适宜的絮凝体形成流速为至厘米/秒,时间约为至分钟。取流速为厘米/秒,停留时间为分钟即秒,流速Q为0.立方米/秒,则反应池容积为V。
水深设定为0.5米,反应槽面积计算为V/h,即.8/0.5等于.6平方米。分为6个廊道,每个廊道面积S1为.6/6,即3.6平方米。取廊道宽度为0.6米,则长度为6米。
设计2座竖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中心管流速设为0.米/秒,表面负荷为1.0立方米/平方米·小时,沉淀时间为2小时,泥斗锥角为度,池底边长0.5米,超高为0.4米,缓冲层高0.3米。最大设计流量为0.立方米/秒,中心管有效面积为0.6平方米,直径为0.米。
取缝隙流出速度为0.米/秒,喇叭口直径d1为1.倍的直径,即1.2米。反射板直径d2为1.3倍喇叭口直径,即1.米,高度h3为0.米。废水在沉淀池中的流速v设定为2米/小时,沉淀时间t为1.5小时,沉淀区有效水深h2为3.0米。
沉淀区有效断面积f2为.4平方米,沉淀区总面积A为f1加上f2,即0.6加上.4,等于平方米。沉淀池直径计算与此相关,但未提供具体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