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配有专用罐车定期抽掏污泥
1.现在最常用的就是有专业清理化粪池的人员和设备。直接使用污水泵抽到大罐里,运到其他地方。
2、或者作为肥料倒在大田里,普通的老百姓就是使用相关的水桶,一桶一桶的掏出来倒掉。
3、或者是找那些需要粪肥的种植大户,让他们将这些污水清走,这样他们既可以得到廉价的优质肥料。目前农村水冲厕所都建有三相分离化粪池,就是在房子后面,建三个连续的混凝土池子,池子分级联通。其技术是在传统化粪池的基础上,保留了化粪池中泥水混合的优点,增加了“污水、污泥、消化气”三相分离的技术,在化粪池的出水端设置三相分离装置,使出水端的污泥、消化气与污水处理过程分离。
农村改造厕所污水从哪里抽
乡镇配有专用罐车定期抽掏污泥
1.现在最常用的就是有专业清理化粪池的人员和设备。直接使用污水泵抽到大罐里,运到其他地方。
2、或者作为肥料倒在大田里,普通的老百姓就是使用相关的水桶,一桶一桶的掏出来倒掉。
3、或者是找那些需要粪肥的种植大户,让他们将这些污水清走,这样他们既可以得到廉价的优质肥料。目前农村水冲厕所都建有三相分离化粪池,就是在房子后面,建三个连续的混凝土池子,池子分级联通。其技术是在传统化粪池的基础上,保留了化粪池中泥水混合的优点,增加了“污水、污泥、消化气”三相分离的技术,在化粪池的出水端设置三相分离装置,使出水端的污泥、消化气与污水处理过程分离。
关于太原城的问题
街道介绍
解放路
南北走向:南起迎泽大街,北至胜利街。
该路是**55年至**59年,在原大南门、南市街、活牛市、麻市街、师范街、后小河、坊山府、小仓巷、大北门、土门街、上北关等十一条旧街的基础上拓宽新建的。当时因沿路一带是太原解放最早的地区,时称太原解放的先声,故**55年9月20日被太原市人民委员会正式命名为解放路。
新建路
南北走向:南起迎泽大街,北至大同路。
该路原是沿太原古城西门——振武门、阜城门外的护城河。明万历37年(公元**09年)6月,曾在该护城河的西边,建起一座河神庙,并铸独角铁牛置坝堰之上,以镇水患。随着改朝换代,护城河年久枯干,成为一条城壕。解放后,在此城壕上建成一条宽**米的沥青马路,**55年9月20日,太原市人民委员会正式命名为新建路。**82年拓宽为50米,现在是太原市市区纵贯南北的一条主干线。
五一路
南北走向:南起五一广场,北至胜利街。
日军入侵太原时,这里是从红市街北口,至精营中街北口的一条水泥马路,时称新开路,亦称详街。到**49年,太原解放后,才将新开路、首义门、松花坡、精营中正街、新民头条、新民五条拓宽新建,向北延伸至胜利街,建成今日之路。**55年9月20日,市人民委员会以寓劳动人民当家作主之意,遂将之命名为五一路。
建设南(北)路
南北走向:南起长风街,北至胜利街东口。
这里原是旧太原东城外的城壕,当时沿壕仅有一条狭窄土路。**83年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进入第一个五年计划之始,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此修建一条南北通道。为了表达全市人民建设新中国的决心,故将此路命名为建设路。建设路是纵贯全市南北的主干线之一。**53年开始修建,**55年9月20日,太原市人民委员会决定,以五龙口为界命称建设南路。**82年6月,市革命委员会又决定,以太原火车站为界,分别命名为建设北路、建设南路。
南内环街
东西走向:东起建设南路,西至晋祠路。
南内环街是太原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条街道。作为太原市IT界的中心,全省电脑硬件的集散地,聚集了上百家省内最优秀的软硬件商。
迎泽大街
东西走向:东起太原站,西至迎泽大街。
该街是解放后,在迎泽门(今大南门)外、护城河以南的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土马路基础上拓宽建成,因地处迎泽门前,故**58年9月,太原市人民委员会正式命名为迎泽大街。**76年迎泽大街向东延伸至太原火车站,称迎泽东大街。**82年市政府将迎泽东大街和迎泽大街合并,统一命名为迎泽大街。
府西街
东西走向:东起解放路,西至漪汾桥。
府西街系由古老街道扩展,合并而成。宋、明以来,设阳曲县治于此,当时的县衙设在今府西街67号(太原市药材公司制药厂)大院内。以下三桥南口为界。往东至中级人民法院一段,称灰市街;往西至半坡街北口一段,称县前街;由半坡街北口往西至旧城墙一段,称市儿头。民国二十年(**31),阎锡山设都督府在今省政府处,改灰市街为府西街。解放后,在打通解放路时,将府西街、县街、市儿头三街合并。因位于省政府之西,故称府西街。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五日,经太原市人民委员会284号文件批准为现名。
长风街
东西走向:东起建设南路南口,西至汾河。曾用名三营盘西街。形成于三十年代东末,位于三营盘之西,曾名为三营盘西街。**82年9月,市革委命名为长风街,取“乘长风破万里浪”之意。三营盘,现为地城名称。日军侵华时,在此设置军营,后阎锡山骑兵部队亦驻于此。营盘为军营之俗称,该营盘位于二营盘之南,故以顺序称之为三营盘。
柳巷
南北走向:南起钟楼街南口,北至府东街。柳巷是太原后条古老街道。
相传元末明初,明军攻打至太原附近时,西征大将军常遇春化妆成樵夫,潜入太原城内侦察,行至桥头街被元军发现追踪,常急拐入附近一条小街,被一年逾花甲的老妇柳氏相救。方使明军顺利攻克太原城。人们为了纪念柳氏,便在各家门前街畔栽植柳枝,天长日久,这条小街便绿柳成荫,故称柳巷。**58年7月市人委决定将过门底并入柳巷北段的西肖墙拓宽,并入该街,统称柳巷。
著名人物
明末清初之际,地处山西腹地的太原府阳曲县(今太原市),出了一位博艺多才、重气节、有思想、有抱负的著名人物。他的事迹生平,不见于正史记载,甚至连专门记载地方历史陈迹的县志、府志,也只见廖廖数语。然而他的声誉和影响却是相当之大,相当之深,毫不夸张地说,在太原地区乃至三晋大地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颇受人民群众拥戴。在整个山西乃至于全国也称得上声名遐迩,彪柄于后。他就是明清之际的志士仁人傅山——傅青主。
艺术中国
傅山(**07——**84年),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颇多,诸如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等,不一而足。先世居大同,后徙于忻州,逮至其曾祖傅朝宣移居太原阳曲(今太原北郊)西村。
傅山世出官宦书香之家,家学渊源,先祖连续七八代有治诸子或《左传》、《汉书》,卓然成家者。曾祖傅朝宣曾为宁化府仪宾、承务郎,祖父傅霖累官山东参议、辽海兵备,颇有政绩,其父傅子谟终生不仕,精于治学。傅山少时,受到严格的家庭教育,博闻强记,读书数遍,即能背诵。**岁补博士弟子员,2O岁试高等廪饩。后就读于三立书院,受到山西提学袁继咸的指导和教诲,是袁氏颇为青睐的弟子之一。
袁继咸,是明末海内咸知的鲠直之臣,提学山西时,以“立法严而用意宽”的精神宗旨,整顿三立书院学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他极重于文章、气节的教育,对傅山影响颇深,傅山亦以学业精湛、重节气得意于袁氏门下。袁继咸曾在朝为兵部侍郎,因为官清廉,为人耿直,敢于直言,得罪权贵魏忠贤之流,被贬为山西提学。崇祯九年(**36年),魏忠贤死党山西巡按御史张孙振,捏造罪名诬告袁继咸,陷其京师狱中,傅山为袁鸣不平,与薛宗周等联络生员百余名,联名上疏,步行赴京为袁诉冤请愿。他领众生员在京城北京四处印发揭贴,申明真相,并两次出堂作证。经过长达七八个月的斗争,方使袁继咸冤案得以昭雪,官复武昌道。袁继咸得雪之日,魏忠贤的走卒——张孙振,亦以诬陷罪受到谪戍的惩罚。这次斗争的胜利,震动全国,傅山得到了崇高的荣誉和赞扬,名扬京师乃至全国。
艺术中国
袁案结束后,傅山返回太原。他无意官场仕途,寻城西北一所寺庙,辟为书斋,悉心博极群书,除经、子、史、集外,甚至连佛经、道经都精心览读,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崇祯十六年(**43年),傅山受聘于三立书院讲学。未几,李自成起义军进发太原,傅山奉陪老母辗转于平定嘉山。不久,起义军、清军先后攻占北... ...
狄仁杰的故里狄村,位于建设南路与并州南路之间。村西北原有狄公碑,碑北有古槐,据旧志记载,为狄母亲手所植。现存6株,盘根错节,黛色参天,形态奇特,或如卧倚之虎躯,或似迤逦的苍龙,虽树干皮脱,却枝叶繁茂,似有古人之风。太原市迎泽区人民政府以古槐为中心建造了占地66**平方米的“唐槐园”。围绕唐槐广植数十种花木,并建仿唐风格的长廊、重檐厅、月亮门等,重立康熙年间由知县戴梦熊所立之“狄梁公故里碑”和唐槐碑,成为纪念狄仁杰及太原游览胜景之一。
狄村旧有纪念狄仁杰的唐梁国公祠,前有牌坊,上书“白云深处”,今废。太原城内有狄梁公巷,南起文津巷,北到上马街。因这里原有狄梁公祠堂。在原崇善寺内,即现在的省博物馆西侧,内藏清太原知府周令树撰写的“狄梁公祠碑”。民国年间祠毁碑失。
狄仁杰(630年~7**年),字怀英,举明经,唐高宗时升大理丞,清久案****0人;充江南巡抚使时毁淫祠****处;当豫州刺使时平诖误论死案2**0余人。武则天改周称帝时,被诬下狱,后又复相,佐武则天改革政治,注意推荐人才,劝武则天召还子庐陵王李哲,避免内乱而复唐。后追晋梁国公。
民间关于狄仁杰的传说很多。文瀛湖有状元桥,传说狄仁杰青年时在此遇一老翁赠一枝杏花,而后狄公得中状元,故名。桥原为一座木桥,**52年建成汉白石单孔石拱玉带桥,仍袭旧名,以资纪念。
太原旅游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龙城热线 [2**6-6-**]
[9323]
太原市是山西的首府、旅游的集散地、现代山西的缩影。本区位于山西高原,北抵太原盆地北端,东依太行山西侧,西达黄河岸边,南与临汾地区接壤;涵太原市、晋中地区、吕梁地区和阳泉市,是以汾河谷地众多的旅游点为主体的人文景观旅游区。
旅游点的分布,以太原市为中心,沿铁路和公路向四周扩散,其中沿南同蒲线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汾河两岸及其周围山地,形成了旅游价值最高的景点集群区。
这里的精华旅游点有:
晋祠古典园林,其宋代的建筑和塑像尤为珍贵;
天龙山佛教石窟,其石雕像为中原地区罕见的佳作;
龙山道教石窟,是中国仅有的元代道教石窟;
双塔永祚寺,其〖双塔凌霄〗已居为太原的标志;
交城玄中寺 ,为佛教净土宗的祖庭;
交城西北的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黄土高原上保存完整的绿色宝库;
方山县的北武当山,是集雄、险、奇、秀景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榆次的城隍庙,是山西省年代最久的城隍庙之一;
平遥古城,是中国仅存的三座完整城池之一;
平遥双林寺,内有数千尊彩塑是中国罕有的五代原作;
阳泉平定的娘子关,是唐平阳公主挂帅驻防的著名关隘;
昔阳的大寨,曾在现代农村发展史上名重一时;
汾阳的杏花村汾酒厂,是著名的汾酒之乡;
祁县乔家堡民俗博物馆,把昔日晋商的豪宅变为展示晋中民俗风情的胜地。
现代化的“太旧”(太原--旧关)高速公路,穿越太行山天堑,使北京至太原的旅游线成为一片坦途。
晋祠30元
晋祠旅游景区距太原市较近,气侯条件与市区接近,加上依水傍山,风景优美,是游客避暑、观光地。太原市通往晋祠的8路无人售票公共汽车、8路小公共汽车,昼夜持续时间长(早6:**--晚23:**),行车间隔时间短(**--20分钟),乘车环境舒适。
崇山寺4元
三晋名刹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
纯阳宫5元
在山西太原市五一广场西北隅。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 隆间增筑巍阁三层。宫有四座院落,为吕祖殿、方形单间回廊亭及巍阁。四围建配房和砖卷窖洞。吕祖殿为主殿,面阔三间,极壮观,殿后两院为楼阁式建筑,高低错落,曲折回旋,形式别致。后院巍阁最高,登阁环眺,市内景色历历在目。前院亦楼阁式建筑,平面为方形抹角,四隅建八角攒 尖亭,益增雅趣。解放后又增设假山,建关公亭及碑廊二十楹,已辟为山 西省博物馆二部。
天龙山**元
天龙山,原名方山,属吕梁山脉分支,海拔****米,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距晋祠景区**公里。有专用公路相连。天龙山屏峰黛立,松柏成荫,溪泉鸣涧,气候凉爽。早在东魏时高欢建了避暑宫,北齐高洋建了天龙寺,并都开凿了石窟。山因寺而得名,寺因窟而著称,从此,天龙山声名大振。
双塔寺10元
三晋名刹双塔寺,位于太原市城区东南方向,距市中心四公里左右的郝庄村南之向山脚畔。这里,绿树红墙,宝塔梵殿,龛阁玲珑,碑碣栉比,花卉溢香,松柏凝翠,肃穆幽静,古香古色。
汾河公园
汾河公园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大型城市生态景观公园,首期工程建于**98年10月至2**0年9月,总投资5.6亿元,是具有中国北方园林风格和太原汾河地域文化的山水园,全长6公里,宽5**米,占地3**公顷,形成了**0万平方米水面和**0万平方米绿地,是太原市目前最大、最集中的公共绿地游乐场所。同时也是太原城区汾河段蓄水美化工程,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乌金山
太原市东郊外10余公里处有一座乌金山,北与罕山紧相毗邻。这里现在已是一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但是太原市民中十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但是太原市民中十有八九不知道紧挨太原还有这样一个好去处。
参考资料:太原旅游网()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里处的悬瓮山麓,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名“晋祠”。这里,山环水绕,古木参天,在如画的美景中,历代劳动人民建筑了近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苍郁的树木掩映之下,清澈见底的泉水蜿蜓穿流于祠庙殿宇之同,历史文物与自然风景荟萃一起,使游人目不暇接,留连忘返。晋祠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和著名的游块胜地,常年接待着国内外成千上万的游客
崛围山风景区。位于市区西北24公里处。山势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竞放,秋来红叶满山。“崛围红叶”是太原著名风景之一。山顶建有多福寺和七级舍利塔,寺内藏有寺观壁画和傅墨迹。崛围山风景区距市区较近,气候宜人,是游人观光、消遣的去处。该景区各景点各具特色,进出道路便利,景区附近小滩、名吃具有山西特点和风味,极有吸引力。
多福寺
在山西大原市西北24公里崛围山之巅。寺在山顶小峪之中,缓缓清流,过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响,极富古刹风趣。寺始建于唐 贞元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围教寺,后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后 唐庄宗)父子曾到此礼佛焚香,寺况空前。宋末毁于兵火,明洪武年间重建,后又多次重修。现存山门、钟楼。大雄宝殿、文殊阁、藏经楼、东西垛殿 等以及殿内塑像、壁画,均为明代遗物。唯寺前山巅砖塔,仍是宋代原构。
大佛寺
又名净因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坐北向南,东临汾水,古柏参天,杂树交荫。碑文记载,汉时土山崩坏,裂陷成洞,洞内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传为山崩佛现,乃佛教净土之因缘,故在 此建寺。据考证,寺始建于北齐,金泰和五年(**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现存除垂带下端两躯石狮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遗物。寺分前后 两进,前院有天土殿和东配殿,中部有卡墙和垂花门相隔,后院有大雄宝 殿、罗汉殿和地藏殿。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装绘,已失明塑风格。寺址两侧明嘉靖二十年(**41年)依山崖筑有重檐歇山式楼阁一座,阁内土洞深邃, 供一佛二菩萨,佛高9米,结跏跌坐,前有二胁侍菩萨分侍左右,皆为明物。净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地刹,实则自明以后已自成格局。寺旁古柏,长势奇异,“土堂怪柏”亦为太原一景。
窦大夫祠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兰村,汾河峡谷左侧。山殿宇壁立,清流潺潺,祠内古柏苍翠,殿宇巍峨。晋国大夫窦抽,字鸣犊,封地太原,曾开渠兴利,后人在此立祠祀奉。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丰八年六月,祠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历代都留有碑纪。现存山门、献亭、大殿等都元至正三年(**43年)重建,局部还保留宋金时期风格。就中献亭甚大,后檐柱,用大殿明间廊柱代替,结构简炼而严谨,为金、元建筑中所罕见。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苍崖下涌出,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因水温较低,人称“寒泉”。与苍柏古祠相辉映,饶有雅趣。“烈石寒泉”为太原名胜之一。
战役
太原会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和第一、第四野战军各一部对国民党军坚固设防的山西省太原市进行的攻坚战。
**48年7月下旬晋中战役结束后,山西省除太原、大同外均告解放。国民党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的所辖部队已大部被歼灭,余部5个师和1个暂编总队收缩于太原及其外围地区,企图依托险要地形和坚固设防进行固守。为夺取太原,歼灭阎锡山集团,华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第1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徐向前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统一指挥第1兵团(辖第8、第**、第**纵队)、华北军区炮兵第1旅、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警备第2旅等部共**个旅**.5万余人,乘晋中战役胜利之势进逼太原,集结于榆次、太谷、清原(今清徐)等地并进行整训,准备于10月中旬发起太原战役。
太原为山西省省会,位于晋中盆地北部,东倚罕山,西临汾河,南北地势起伏,易守难攻,为华北的战略要地。阎锡山集团经过长期经营,修筑种类繁多的外围据点、纵深阵地和城防工事,使太原构成由各式堡垒与壕沟、暗道相结合的,互为依托的多层次、大纵深的环形防御体系。在北起黄寨、周家山,南达武宿、小店镇,西起石千峰,东到罕山的防线内,仅主要防区就有大碉堡5**0多个。城东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城东北卧虎山,城东南双塔寺等要点,筑有以碉堡群为骨干的永久性工事,成为太原的主要屏障。国民党军为加强防卫力量,从西安空运整编第30师(后改为第30军)增援太原;通过抓丁等手段,将该市守军扩编为5个军部、**个步兵师和3个暂编总队、3个特种师,连同保安部队等,使总兵力增至近10万人,拥有各种火炮6**余门。将太原市划分为1个中,心防御区和东(后分东南、东北)、南、西、北4个外围防御区。其部署是:以5个军**个师(总队)担任东、南、西、北区的防御;以直属部队防守城内中心区;以1个军6个师担任机动作战。防御重点置于南北两区。
乘守军脱离筑城地带予以歼灭,顺势夺占东山要塞华北军区第1兵团前委于9月28日决定,以围困、瓦解、攻击,逐步削弱其守军,然后一举攻下太原,作为战役指导方针。计划第一步从太原东南、东北方向突破守军第一道防线,以火力控制南、北机场,切断外援;第二步夺取山头、淖马、双塔寺、卧虎山等主要外围据点;第三步以城东南和城东北为主要突击方向实施攻城。
10月2日,太原守军为破坏人民解放军的战役准备,并抢粮抓丁,以7个师的兵力沿汾河以东、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以西向南出击。3日,暂编第44、第45师和第72师一部进至小店镇、西南畔村等地;暂编第40、第49、第73师等部进至秋村、西温庄等地;第66、第69师集结红寺地区。徐向前决,心抓住守军脱离防御阵地的有利战机,提前发起太原战役,先在野战中歼其有生力量。10月5日拂晓,第7纵队主力由清原东渡汾河,直插小店镇以北;第**纵队由太谷、榆次向西出击,直插武宿机场以北,与第7纵队成东西夹击之势,切断已进至小店镇和武宿机场国民党军通向太原的退路,并准备阻击太原守军南援;第8、第**纵队迅速包围已进占小店镇、南黑窑等地的国民党军。战至6日晨,歼灭暂编第44、第45师全部和第72师、暂编第49师各一部。随后各纵队继续扩张战果,攻占武宿机场及多处据点,并抵近东山堡垒地域南侧。第7纵队一部为策应小店地区作战,在城北凤阁梁一带歼第68师1个多团和暂编第39师1个营,并用炮火控制城北新城机场。各部队经**天激战,歼国民党军2个师、3个团又7个营,共毙伤俘1.2万余人,迫近并部分突破太原南北守军第一道防线。10月**日,第7、第**、第**纵队和第8纵队一部在晋中军区部队配合下,分由南北两面迅猛地向东山要塞守军发起攻击。至**日,相继攻占黑驼、石人梁、大窑头、大小北尖、榆林坪、孟家井和牛驼寨等筑垒阵地,歼守军一部,迫使罕山守军1个团投降,占领东山主峰罕山及大部阵地。阎锡山集中第30军和留用的日本军人为骨干组成的暂编第10总队,在炮火支援下向牛驼寨实施多次猛烈反扑,在不到3**平方米的阵地上,每天倾泻炮弹万发以上。第7纵队等部顽强抗击,激战3日,予敌以重大杀伤后撤出牛驼寨。26日,第1兵团司令部为摧毁守军东山防御阵地,夺取攻城依托,再次调整部署,分别以第7、第8、第**、第**纵队夺取牛驼寨、小窑头、淖马、山头等东山四大要点。守军在空军配合下,凭借险要地势固守顽抗,并施放毒气弹、燃烧弹。第1兵团等部勇猛突击,多次打退守军反扑,经**昼夜反复激烈争夺,至**月**日全部攻占东山四大要点,共歼灭守军2.2万余人,并争取了守军第8总队起义。与此同时,晋中军区部队攻占城北青龙镇、城南许坛以及汾河西岸的南北堰等据点,紧缩了对太原城的包围。在此期间,守军第30军军长黄樵松派代表与人民解放军攻城部队接洽起义事宜。第1兵团随即派员入城协助组织起义。但因被出卖,黄樵松等遭逮捕和杀害,起义未能实现。
在中共中央军委统一部署下缓攻太原,休整部队和开展政治攻势**月上旬辽沈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军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集团已成惊弓之鸟。中共中央军委考虑到太原攻克过早,有可能使傅作义集团感到孤立而由平津地区南逃或西撤。为稳住傅作义集团,于**月**日发出缓攻太原的电令。华北军区第1兵团遵照中共中央军委有关战略决战的统一部署,从**月1日开始,以一部兵力攻占太原城东松树坡,城北苏村、阳曲、兰村,城南化七头、赵家山、邱沟等据点,以火力封锁了城西、城北的飞机场,将守军进一步压缩在纵横各不过**公里的狭小区域内。之后,以部分兵力坚守前沿阵地,监视守军,主力转入休整。同时,围城各部队通过战场喊话、散发传单、动员守军官兵亲属规劝等方式,广泛开展政治攻势,促使大批守军起义投诚,至**49年3月共瓦解守军1.2万余人。通过阵前练兵,进一步提高了部队的攻坚能力。
**49年1月平津战役结束后,华北军区第1、第2、第3兵团分别改称第**、第**、第20兵团,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改称第一野战军第7军。3月,第**、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各1个炮兵师,奉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开赴太原前线,会同第**兵团等部总攻太原,使太原前线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增至32万余人,与守军相比占绝对优势。3月**日,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以徐向前为书记的中共太原前线总委员会和以徐向前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太原前线司令部,统一指挥参战部队。3月28日,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由中共中央驻地返回西北途经太原前线,参与指挥总攻太原的作战。
全歼阎锡山集团,解放太原太原国民党军经前一阶段作战,连同被围困期间的损失,兵力已消耗4万余人。但已处绝境的阎锡山非但拒绝人民解放军和平解放太原的劝告,反而抓丁征兵扩充军队,编组“神勇师”、“铁血师”、“坚贞师”。并从榆林空运第83师到太原,使太原守军仍保持6个军的兵力,连同非正规军共约7万人,组成第10、第**兵团部。其部署是:以**个师防守太原外围,以2个师防守市区,其余兵力作为机动,但战斗力甚弱。2月**日,阎锡山乘飞机逃离太原,指令“绥靖”公署副主任兼第**兵团司令官孙楚、太原防守司令兼第10兵团司令官王靖国指挥太原守军继续顽抗。3月31日,中共太原前委确定了“割裂包围外围之敌,进行连续攻击,争取歼其大部或全部,占领攻城有利阵地,尔后集中全力攻城”的战役方针和部署:第20兵团和第7军1个师由城东北、城西北进攻北区守军;第**兵团和晋中军区部队由城南和城西南进攻南区和西区守军;第**兵团和第7军主力由城东进攻仓库区,并配合第**、第20兵团进攻东南区和东北区守军;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主力、华北军区炮兵第3师(由炮兵第1旅改称)由太原前线司令部直接指挥,华北军区炮兵第4师和第四野战军炮兵第1师一部配属第**、第20兵团作战。4月20日全线开始进攻。各部队在强大炮火支援下,采取勇猛穿插、分割包围、各个歼灭的战法,迅速突破守军防线,相继占领城北新城、太子头,城西南北汾河桥、大王村、小王村,城南狄村、老军营,城东郝家沟、剪子湾等地。至22日,全部攻占外围据点,歼灭守军**个师,并控制了双塔寺、卧虎山制高点,直逼太原市区。为减轻对太原市区的破坏和市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太原前线司令部于22日向守军发出劝降通牒,孙楚、王靖国等人仍拒不投降。24日凌晨,攻城部队用****余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后,对城垣发起总攻。第20兵团首先由小北门东侧突破城垣,第**、第**兵团也相继攻入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入城部队以小型爆破手段,迅速开辟前进道路,向守军指挥中心勇猛穿插。9时许,攻入太原“绥靖”公署,俘孙楚、王靖国和日本顾问今村、岩田等人。至10时,全部歼灭太原守军。
太原战役,人民解放军伤亡1.5万人,歼灭国民党军1个“绥靖”公署、2个兵团部、6个军部、20个师,共毙伤俘**.5万余人。太原解放后,大同国民党守军万余人见大势已去,也于4月29日接受改编,大同和平解放。至此,山西全省解放,结束了阎锡山对山西省人民长达38年的统治。
从容攻击 2**天的太原战役
**48年7月以后,国民党军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率残部10万人,困守太原及其近郊地区,利用原有城垣和周围高地河流,建成碉堡、明壕与暗道相结合的多层次大纵深环形防御体系,成了一个孤点,在人民解放军的严密包围之中。10月5日,华北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奉命发起太原战役,因太原是阎锡山的老巢和最后一个据点,所以争夺异常激烈。到**月中旬,第1兵团攻占了城外若干制高点,占领了武宿机场,火力控制了城北机场,更加缩小了包围圈。其后,因人民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第1兵团奉中央军委之命缓攻太原,转入包围态势下休整。**49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加强攻击力量,任命徐向前为太原前线司令部司令员,统一指挥第**兵团(原华北第1兵团改称)、第**兵团、第20兵团和第四野战军、华北军区各一个炮兵师,再次进攻太原。4月20日发起总攻,各兵团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勇猛穿插,迅速扫清外围据点,逼近城垣。24日5时30分开始攻城,6时**分即突破小北门,打退守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