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规定指标是多少?
3.bod是什么意思污水处理
4.bod5一般是cod的几倍
5.生活污水的各项指标一般多少?
6.污水中的BOD和COD是什么?
生活污水水质主要指标有哪几个
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规定指标是多少?
1. BOD5: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规定指标之一是生物化学需氧量,通常要求其浓度不超过mg/L。这表示在℃的温度下,5天内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的溶解氧所需的量。
2. CODMn / CODCr:化学需氧量是另一个重要的指标,其浓度通常不应超过mg/L(使用高锰酸钾作为氧化剂)或mg/L(使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这个指标用于表示水体中还原物的总量。
3. SS:悬浮物质浓度不应超过mg/L。悬浮物质是指通过2mm筛孔并被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
4. TS:总固体浓度不应超过mg/L。这是通过蒸发和烘干水样后得到的残留物的量。
5. 灼烧碱量(VTS) / 灼烧残渣(VSS):这个指标表示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量。有机物通过蒸发和烘干后灼烧得到,其浓度不应超过mg/L;无机物则是灼烧后的残渣,其浓度不应超过mg/L。
6. 总氮和总磷:总氮的浓度不应超过mg/L,其中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浓度分别不应超过mg/L、mg/L和0mg/L。总磷的浓度不应超过mg/L,有机磷和无机磷的浓度分别不应超过3mg/L和7mg/L。
7. pH值:进水pH值应在6.5至7.5之间。异常的pH值会影响生物处理效果。
8. 碱度:碱度浓度不应超过mg/L,这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
这些指标确保了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水质的安全和处理效果的有效性。
生活污水处理进水水质规定指标是多少?
常用污水指标一般有以下九种:1、BOD5: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生物化学需氧量表示在℃下,5d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所消耗水中溶解氧量。第一阶段为碳化(C-BOD),第二阶段为消化(N-BOD)。
2、CODMn / CODCr: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mg/L
化学需氧量表示氧化剂有KMnO4 和K2Cr2O7。COD测定简便快速,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有毒的工业废水,是BOD的代替指标,也可以看作还原物的量。
3、SS :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悬浮物质简写,水中悬浮物测定用2mm的筛通过,并且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截留的物质为SS。交替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含有,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TS: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蒸发残留物简写,水样经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溶解性物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灼烧碱量(VTS)(VSS):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mg/L
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经min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6、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mg/L mg/L 0mg/L
氮在自然界以各种形态进行着循环转换。有机氮如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为氨氮,氨氮在硝化细菌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氮(NO2—)和硝酸盐氮(NO3—);另外,NO2—和NO3—在厌氧条件下在脱氮菌作用下转化为N2。
7、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3mg/L 7mg/L
在粪便、洗涤剂、肥料中含有较多的磷,污水中存在磷酸盐和聚磷酸盐和聚磷酸等无机磷盐和磷脂等有机磷酸化合物磷同氮一样,也是污水生物处理所必需的元素,磷同时也是引发封闭性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PH值:污水平均值 6.5~7.5
生活污水PH值在7左右,强酸或强碱性的工业废水排入PH值变化;异常的PH 值或PH值变化很大,会影响生物处理影响。另外,采用物理化学处理时,PH值是重要的操作条件
9.碱度(CaCO3):污水平均浓度/(mg/L) mg/L
碱度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通常是以CaCO3含量表示。污水中多为Ca(HCO3) 2 和Mg(HCO3)2碱度,碱度较高缓冲能力强,可满足污水硝化反应碱度的消耗。在污泥消化中有缓冲超负荷运行引起的酸化作用,有利消化过程稳定。
扩展资料:
污水处理流程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污水排放越来越严重。在这样的形式下,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也在不断改进,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最新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曝气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曝气生物滤池,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这种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装置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
SBR除磷工艺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纵观国内污水处理流程工艺,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
A/O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低于吨/日。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正常运行。
百度百科- 生活污水
bod是什么意思污水处理
bod是生化需氧量。生化需氧量(常记为BOD)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于水中的可生化降解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指标。如果进行生物氧化的时间为五天就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应地还有BOD、BOD。
水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为碳氧化阶段,第二阶段为硝化阶段,碳氧化阶段所消耗的氧化量称为碳化生化需氧量(CBOD)。生化需氧量是重要的水质污染参数。废水、废水处理厂出水和受污染的水中,微生物利用有机物生长繁殖时需要的氧量,是可降解(可以为微生物利用的)有机物的氧当量。
污水中各种有机物得到完全氧化分解的时间,总共约需一百天,为了缩短检测时间,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检验的水样在℃下,五天内的耗氧量为代表,称其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简称BOD5,对生活污水来说,它约等于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
生化需氧量测量标准:
虽然生化需氧量并非一项精确定量的检测,但是由于其间接反映了水中有机物质的相对含量,故而BOD长期以来作为一项环境监测指标被广泛使用;在水环境模拟中,由于对水中每种化合物分别考虑也并不现实,同样使用BOD来模拟水中有机物的变化。
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COD)的比值能说明水中的难以生化分解的有机物占比,微生物难以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更大。通常认为废水中这一比值大于0.3时适合使用生化处理。在BOD的测量中,通常规定使用℃、5天的测试条件,并将结果以氧的mg/L表示,记为五日生化需氧量,符号,这一指标系由英国皇家污水处理委员会确定。
一般清净河流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不超过2mg/L,若高于mg/L,就会散发出恶臭味。工业、农业、水产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应小于5mg/L,而生活饮用水应小于1mg/L。对于一般的生活污水有机废水,硝化过程在5-7天以后才能显著展开,因此不会影响有机物BOD5的测量;对于特殊的有机废水,为了避免硝化过程耗氧所带来的干扰,可以在样本中添加抑制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BOD
bod5一般是cod的几倍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与COD(化学需氧量)的倍数关系并不固定,会因水质不同而有较大差异。
1. 生活污水方面:一般来说,生活污水中BOD5通常是COD的0.4 - 0.6倍左右。这是因为生活污水中含有较多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微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解这些有机物,从而使得BOD5与COD呈现出这样相对稳定的比例范围。
2. 工业废水情况:工业废水成分复杂多样,BOD5与COD的倍数关系变化很大。例如可生化性好的食品加工废水,BOD5可能达到COD的0.5 - 0.8倍;但像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的化工废水,BOD5可能仅为COD的0.1 - 0.3倍,甚至更低。
生活污水的各项指标一般多少?
常用污水指标通常包括以下九种:
1. BOD5: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生物化学需氧量(BOD)是在℃下,5天内微生物氧化分解水中的溶解氧量。BOD分为两个阶段:碳化(C-BOD)和消化(N-BOD)。BOD的意义包括:
- 反映水体受污染的程度;
- 用于污水处理厂设计和效果评估;
- 作为污水处理管理的指标;
- 用作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 CODMn/CODCr: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和mg/L。化学需氧量(COD)使用高锰酸钾(KMnO4)和重铬酸钾(K2Cr2O7)作为氧化剂。COD测定简便且不受水质限制,可以测定含有生物毒性的工业废水。CODCr可以近似表示总有机物量,而CODCr与BOD的差值表示污水中难以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BOD/CODCr比值用于判断污水的可生化性。
3. SS: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悬浮物质(SS)是指通过2mm筛并截留在孔径为1μm的玻璃纤维滤纸上的物质。悬浮物质在滤液(溶解性物质)和截留悬浮物中均存在,但大多数认为胶体物质和悬浮物质一样被滤纸截留。
4. TS: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蒸发残留物(TS)是指水样在蒸发烘干后的残留量。溶解性物质质量等于蒸发残留物减去悬浮物质量。
5. 灼烧碱量(VTS)/(VSS):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和mg/L。蒸发残留物或悬浮物质在℃±℃经分钟高温挥发的物质,表示有机物量。蒸发残留物灼烧减量的差称为灼烧残渣,表示无机物部分。
6. 总氮(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mg/L、mg/L和0mg/L。氮在自然界以不同形态循环。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分别表示不同的氮形态。
7. 总磷(有机磷、无机磷):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3mg/L和7mg/L。磷在污水中以磷酸盐和聚磷酸盐等形式存在,是生物处理所必需的元素,同时也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的元素之一。
8. pH值:污水中的平均值通常在6.5到7.5之间。pH值反映污水的酸碱度,异常的pH值或pH值变化会影响生物处理效果,也是物理化学处理的重要操作条件。
9. 碱度(CaCO3):污水中的平均浓度通常为mg/L。碱度表示污水中和酸的能力,通常以CaCO3含量表示。碱度较高的污水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有助于满足污水处理过程中碱度的消耗。
除了以上指标,还有其他指标如污泥沉降比、污泥体积指数、污泥负荷、容积负荷、有机负荷、泥龄等,用于判断污泥的活性状态。
扩展资料:
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通常称为污水排放标准,是根据受纳水体的水质要求、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排入环境的废水中的水污染物和产生的有害因子所作的控制标准。这些标准是判断排污活动是否违法的依据。污水排放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排放标准、地方排放标准和行业标准。
污水中的BOD和COD是什么?
COD,即化学需氧量,也被称为化学耗氧量,是评估水体中有机物及还原性无机物含量的重要指标。它通过使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体中的可氧化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并通过测量残留的氧化剂含量来计算出水体中耗氧物质的总量。COD的单位通常是ppm或毫克/升,数值越小表明水体受污染的程度越轻。
BOD,即生化需氧量或生化耗氧量,是用来评估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综合指标。它表示的是水中有机物及其他需氧污染物在微生物生化作用下进行氧化分解时,消耗水体中溶解氧的总量。BOD的测定通常以五天为周期,因为它反映了这段时间内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所需消耗的氧气量。
这两种水质指标对于了解和评估水体污染程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比较COD和BOD的数值,可以更好地理解水体中污染物的性质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COD侧重于化学氧化过程中的耗氧物质,而BOD则关注微生物分解过程中的耗氧物质。两者结合使用,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
对于工业排放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监测COD和BOD的数值至关重要。通过控制这些指标,可以有效减少水体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合理利用这些指标,还可以指导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和优化,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COD和BOD的测定方法和步骤各有不同。COD的测定通常需要使用氧化剂进行直接氧化,而BOD的测定则需要培养微生物并控制好培养条件。这些不同的测定方法和步骤反映了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的差异。
总之,COD和BOD是评价水质污染的重要指标,对于水环境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合理使用这两种指标,可以有效地评估和管理水体污染,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保用语COD、BOD、BOD5、SS、TSS是什么意思
在环保领域,TSS,全称为总悬浮物,指的是水体中所有悬浮颗粒物质的总称。这种物质来源于多种渠道,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以及自然侵蚀等,对水质造成不良影响。
COD,即化学需氧量,是一种衡量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方法。通过化学氧化剂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消耗的氧化剂量来计算有机物的含量,以此间接反映水体受到的污染程度。
BOD,生化需氧量,是衡量水体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含量的一种指标。它表示水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判断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参数。
BOD5,则是BOD的一种具体形式,指的是在温度为℃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过程中消耗的溶解氧量。5天的时间是为了模拟自然环境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过程,从而更好地反映水体的污染状况。
SS,即悬浮物质,是水质中的固体颗粒物,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水体的透明度和清澈度,过高则会对水生生物造成威胁。
TSS(总悬浮物)与SS(悬浮物质)相比,TSS包括了所有的悬浮颗粒物,不仅涵盖了SS,还包括了溶解在水中的非溶解性颗粒物。
以上这些指标,是环保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通过它们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监测水体污染状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