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北京俊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13552373845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百科资讯

排水渠设计规范_排水渠设计规范最新版

时间:2025-02-21 00:00:10 作者:排水渠设计规范_排水渠设计规范最新版 点击:

1.建筑规范中雨水管出水口距室外地坪是多少cm
2.室外排水设计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3.下列关于雨水管渠设计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
4.充满度是什么?排水应按满流还是非满流?
5.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建筑规范中雨水管出水口距室外地坪是多少cm

       雨水管出水口距室外地坪-厘米。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年版)》(GB -)

       4.1. 当排水管渠出水口受水体水位顶托时,应根据地区重要性和积水所造成的后果,设置潮门、闸门或泵站等设施。

       说明:

       4.1. 关于管渠出水口的规定。

       管渠出水口的设计水位应高于或等于排放水体的设计洪水位。当低于时,应采取适当工程措施。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主要修订内容。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于年4月9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自年月1日起实施。此标准废止了原国家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其中包含多个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以下是标准中的部分强制性条文内容:

       3.3.3: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污水水质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规定,不能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应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能影响处理后出水的再生利用和安全排放,不能影响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4.1.6:地区改建时,改建后相同设计重现期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径流量。

       5.6.1:当工业废水能产生引起爆炸或火灾的气体时,其管道系统中必须设置水封井。水封井位置应设在产生上述废水的排出口处及其干管上适当间隔距离处。

       5..3:污水管道、合流管道和生活给水管道相交时,应敷设在生活给水管道的下面或采取防护措施。

       6.1.:排水泵站供电应按二级负荷设计,特别重要地区的泵站应按一级负荷设计。

       7.1.:污水厂的供电系统应按二级负荷设计,重要的污水厂内的重要部位应按一级负荷设计。

       7.1.:厂区的给水管道和再生水管道严禁与处理装置直接连接。

       7.3.8:格栅间应设置通风设施和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检测与报警装置。

       7..3:再生水输配到用户的管道严禁和其他管网连接。

       7..4:采用自然处理时,应采取防渗措施,严禁污染地下水。

       8.3.:厌氧消化池和污泥气贮罐应密封,并能承受污泥气的工作压力,其气密性试验压力不应小于污泥气工作压力的1.5倍。厌氧消化池和污泥气贮罐应采取防止池(罐)内产生超压和负压的措施。

       8.3.:厌氧消化池溢流和表面排渣管出口不得放在室内,且必须设置水封装置。厌氧消化池的出气管上必须设置回火防止器。

       8.3.:污泥气贮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阀门控制间、污泥气管道层等可能泄漏污泥气的场所,电机、仪表和照明等电器设备均应符合防爆要求,室内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污泥气泄漏报警装置。

       8.3.:污泥气贮罐超压时,不得直接向大气排放污泥气,应采用污泥气燃烧器燃烧消耗,燃烧器应采用内燃式。污泥气贮罐的出气管上必须设置回火防止器。

       以上为《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的部分强制性条文内容。标准还包括以下主要修订内容:

       (1)补充和修改了部分术语。

       (2)新增第3章排水工程,系统规定室外排水工程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3)补充了管道进入综合管廊、绿色雨水调蓄设施、倒虹管基础、高架道路和下穿立交道路排水等内容。

       (4)补充了下穿立交道路泵站集水池内容。

       (5)删除了塔式生物滤池和土地处理等工艺,补充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人工湿地等应用广泛且运行可靠的工艺。

       (6)补充了高含固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石灰稳定、深度脱水、污泥干化焚烧、除臭等内容。

       (7)补充和提高了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设计标准。

       (8)新增了信息化、智能化等智慧排水系统的内容。

下列关于雨水管渠设计的叙述中,哪项不正确?( )

       答案:A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3.2.2条,应严格执行规划控制的综合径流系数,综合径流系数高于0.7的地区应采用渗透、调蓄措施,故A项错误。根据规范3.2.3条,在具有年以上自动雨量记录的地区,设计暴雨强度公式,宜采用年多个样法,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年最大值法,故B项正确。根据规范3.2.4条,同一排水系统可采用同一重现期或不同重现期,故C项正确。根据规范3.2.5条,经济条件较好、安全性要求较高地区的排水管渠m可取1,故D项正确。

充满度是什么?排水应按满流还是非满流?

       雨水设计流量较大时,管道断面的确定需综合考虑地面坡度、管道不同断面的合理连接以及埋深等因素。为了降低埋深,设计中常采用暗渠(单孔或双孔)替代较大管径的管道,作为雨水排水暗渠。这些暗渠的选用应基于满流计算。

       明渠的超高指的是渠内设计最大水面到明渠顶的高度。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第4.2.4条的规定,明渠的超高不得小于0.2米。

       这一规定的实施有助于确保明渠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排水能力,减少城市内涝的风险。同时,合理的超高设计还可以减少水流对渠壁的冲刷,延长明渠的使用寿命。

       在实际设计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地形条件、水文特征、周边环境等,以确保排水系统的整体效能和安全性。通过科学规划和精心设计,可以构建高效、可靠的雨水排水系统,为城市安全度汛提供有力保障。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于年4月9日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发布,并于年月1日起生效。此标准取代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包含若干强制性条文,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以下是标准中的一些强制性条文内容:

       3.3.3:排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污水水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不得影响城镇排水管渠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作,不应危害养护管理人员,不影响处理后水的再利用和安全排放,不应影响污泥的处理和处置。

       4.1.6:在地区改建中,改建后的径流量不得超过原有径流量。

       5.6.1:若工业废水能产生易燃易爆气体,其管道系统必须设置水封井。水封井应位于产生该废水的排出口及其干管的适当距离处。

       5..3: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生活给水管道交叉时,应布置在给水管道下方或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6.1.:排水泵站的供电设计应按二级负荷进行,而对于特别重要的地区,泵站供电应按一级负荷设计。

       7.1.:污水处理厂的供电系统应按二级负荷设计,重要部位应按一级负荷设计。

       7.1.:厂区给水管道和再生水管道不得直接与处理装置连接。

       7.3.8:格栅间应配备通风设施和检测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的装置。

       7..3:再生水输配管道严禁与其他管网连接。

       7..4:采用自然处理方法时,必须采取防渗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

       8.3.:消化池和污泥气贮罐应密封,并能够承受污泥气的工作压力,其气密性试验压力不小于工作压力的1.5倍。应采取措施防止池(罐)内产生超压和负压。

       8.3.:消化池溢流和表面排渣管出口不得位于室内,并且必须设置水封装置。出气管上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

       8.3.:可能泄漏污泥气的场所,如污泥气贮罐、污泥气压缩机房、污泥气阀门控制间、污泥气管道层等,应符合防爆要求,室内应设置通风设施和污泥气泄漏报警装置。

       8.3.:污泥气贮罐超压时,不得直接排放至大气,应使用污泥气燃烧器燃烧消耗,燃烧器应为内燃式。污泥气贮罐的出气管上必须安装回火防止器。

       以上为《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 -的部分强制性条文内容。此外,标准还包括以下主要修订内容:

       1. 补充和修改了部分术语。

       2. 新增第3章关于排水工程,详细规定室外排水工程的组成和相互关系。

       3. 补充了管道进入综合管廊、绿色雨水调蓄设施、倒虹管基础、高架和下穿立交道路排水等内容。

       4. 补充了下穿立交道路泵站集水池的相关内容。

       5. 删除了塔式生物滤池和土地处理等工艺,并补充了膜生物反应器(M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和人工湿地等广泛应用且运行可靠的工艺。

       6. 补充了高含固厌氧消化、好氧发酵、石灰稳定、深度脱水、污泥干化焚烧、除臭等内容。

       7. 补充和提高了污水处理和污泥处理处置的设计标准。

       8. 新增了关于信息化、智能化等智慧排水系统的内容。


施工案例

在线
客服

在线客服服务时间:9:00-24:00

选择下列服务马上在线沟通:

客服
热线

13552373845
7*24小时客服服务热线

关注
微信

关注官方微信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