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化肥池的工作原理 化粪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3.污泥清掏周期宜为0.5a~1.0a。跪问:a指什么
4.请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泥池容积可以用剩余污泥量乘以清掏周期来计算吗?
5.化粪池与生化池的区别是什么?
清掏完水解池后 要多长时间培养水解酸化池微生物的数量
清掏完水解池后 要多长时间培养水解酸化池微生物的数量
1、厌氧池密闭,水解池一般敞开顶盖;
2、厌氧最终产物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水解最终产物为低浓度有机酸;
3、厌氧优势微生物为厌氧菌,水解优势微生物为兼性菌;
4、厌氧一般控制温度,水解常温;
5、厌氧停留时间长,水解停留时间4小时左右;
6、厌氧阶段有水解、酸化、乙酸化和甲烷阶段,水解是前三个阶段.
控制是:停留时间、池子敞开,请参考.
化肥池的工作原理 化粪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1、化粪池是一种利用沉淀和厌氧发酵的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悬浮性有机物的处理设施,属于初级的过渡性生活处理构筑物。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粪便、纸屑、病原虫...悬浮物固体浓度为~mg/L,有机物浓度CODCr 在~mg/L之间,其中悬浮性的有机物浓度BOD5为~mg/L。
2、污水进入化粪池经过~h的沉淀,可去除%~%的悬浮物。沉淀下来的污泥经过3个月以上的厌氧发酵分解,使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稳定的无机物,易腐败的生污泥转化为稳定的熟污泥,改变了污泥的结构,降低了污泥的含水率。定期将污泥清掏外运,填埋或用作肥料。
3、要求:化粪池的沉淀部分和腐化部分的计算容积,应按《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第4.8.4~4.8.7条确定。污水在化粪池中停留时间宜采用h~h。对于无污泥处置的污水处理系统,化粪池容积还应包括贮存污泥的容积。
污泥清掏周期宜为0.5a~1.0a。跪问:a指什么
a指的事year=年。
污泥清掏周期宜为0.5a~1.0a,就是0.5年~1年清掏。
化粪池的清掏周期与粪便污水温度、气温、建筑物性质及排水水质、水量有关。设计清掏周 期过短,则化粪池粪液浓度过高,与实际清掏周期差距过大,影响正常发酵和污水处理效果,甚至造成粪液漫溢,影响环境卫生。设计清掏周期过长,则化粪池容积过大,增加造价。《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以下简称《规范》)要求清掏周期为3~个月,实际设计中多取3~9个月,而酸性发酵阶段的酸性发酵期为3个月,酸性减退期为5个月左右。实践证明:清掏周期的取定,应兼顾污水处理效果、建设造价、管理三个方面因素清掏周期一般不宜多于 个月。
请问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泥池容积可以用剩余污泥量乘以清掏周期来计算吗?
如果将每日产生的剩余污泥量乘以清掏周期,污泥池容积会很大。而实际上,只要超过小时,污泥就可以浓缩,浓缩后的体积只有原来的%左右,故可以在下一次排入污泥之前,将浓缩后的上清液排除,就可以腾出相应的容积,依此可以节省污泥池容积。所以,污泥池容积=1日剩余污泥量+(清掏周期-1)x0.2x1日剩余污泥量
化粪池与生化池的区别是什么?
化粪池与生化池的区别是:1、用途不一样:生化池可应用于化工、石油、电力、钢铁、纺织、印染、运输、贮存、食品酿造、发酵、水处理、海水淡化等。化粪池的用途则在于保障生活社区的环境卫生,避免生活污水及污染物在居住环境的扩散。在化粪池厌氧腐化的工作环境中,杀灭蚊蝇虫卵。
2、原理不一样:化粪池的原理是固化物在池底分解,上层的水化物体,进入管道流走,防止了管道堵塞,给固化物体(粪便等垃圾)有充足的时间水解。生化池的原理则是提供了时间程序的污水处理,而不是连续提供的空间程序的污水处理。
3、注意事项不一样:生化池在水力冲击下,厌氧池和好氧生化池内束状填料可能发生纤维束缠绕、成团、断裂等现象,缠绕、成团有可能是安装不利造成的,可适 当加大水力负荷和曝气强度来解决。纤维束断裂,应及时更换。
化粪池沉积污泥,底部是沉积污泥,表层是漂浮污泥,中间是悬浮污泥及污水,化粪池由隔墙分隔为两格化粪池或三格化粪池,隔墙上的过水洞口位于化粪池隔墙的中间部位,如果化粪池没有及时清掏,当化粪池沉积污泥超出过水洞口的高度,污泥就会堵塞洞口,造成化粪池堵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化粪池
百度百科-生化池